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散文日记 > 正文

五 月 五 端 阳

来源: 东方文学汇 时间:2021-08-28

五 月 五 端 阳

文/夏屿(甘肃)

 

日子本没有感情,日出日落,周而复始,皆因了人们将故事和传说赋予上面,才变得有声有色、有依有托、有血有肉。

五月五,本也是一个平常的不能平常的日子,因为有屈原投江,有伍子胥自刎,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,还有一个崇拜龙的图腾部族——百族越在此日祭祖,就成了传统的节日。如今已是*的法定节假日,人们赛龙舟、食粽子、佩香囊、悬艾叶菖蒲……。

在我们这里,从五月初一甚至比这更提前人们就开始为端午做准备。首先是那些心灵手巧的妇女绣荷包,这荷包和送情郎的不一样,是为小孩子准备的。老辈人说,小孩子五月初一就要戴荷包,若等到初五戴,已经迟了。

那些刚学步的小孩,那些抱在怀里的小孩,背上佩带着荷包,被人们夸奖着、欣赏着,大人小孩都是得意洋洋。不要小看这荷包,也是民间的工艺品呢!有莲花荷包,莲叶荷花下面缀着十二生肖,一个个惟妙惟肖。当然这样的荷包要算精品,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上,一个村庄也就这么一两个。除此还有老虎荷包,还有蝎虎子荷包(也是取避邪之意),还有的戴水萝卜荷包,红的红,白的白,自有一番别致。

 

没有荷包戴没有关系,找一些碎小的绸布头,在货郎跟前买一些花花绿绿的丝线,把布头裁成小三角、小棱形、小长方形、小正方形,里面装一点香草,一折再折,缝缝合合,很后像包饺子那样往一块儿一合,一个精巧的香囊就出来了。然后把彩色丝线缀在两边,那时候穷,一小块绸布也稀罕得很,若是红香囊,就用绿丝线配,色彩越艳丽越好。

小时候跟着母亲做香囊,也是随心所欲,指着胡乱做的香囊,说这是蝴蝶、这是兔子、这是青蛙、这是蚂蚱……惹得母亲只笑,边笑边嗔怪:“就你的事情多,不就是个香囊,哪有这么多说道。”

如果忙,连香囊都没得戴,也没有关系。初五的前一晚上,把各色线放在一起搓花花绳,先在门上搭一会儿,然后缠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。据说这样的话,一年就百毒不侵,夏天蚊虫也不叮咬。

那时候糯米是个稀物,端午是没有棕糕可吃的。人们拣些颗粒饱满的麦子,窝酒醅,也叫甜醅。一次要用七碗到八碗麦子,在锅里煮,等到麦子张口开花,捞出来晾开。然后拌一包酒麯,放在脸盆里盖上棉被发酵二十四小时,取出来就可食用。

 

如今人们用玉麦子窝酒醅,颗粒细长,色泽莹润,吃到嘴里味道绵长。前些年去平川,碰到在一起共过事的同事,他后来转行,内退后和老婆开了个小吃摊,专卖酒醅。他家的酒醅卖得可好,供不应求。我从小就不喜欢吃酒醅,因为里面有一股酒味,一吃就头疼。两口子他乡遇故友,亲热得不得了,非让我尝一尝,没想到一入口和以前吃过的就是不一样,有一种香甜的感觉弥漫在舌尖,入口滑凉。

同伴说每逢端阳,她母亲会窝酒醅,然后给每个女儿分一些,她特喜欢吃,端阳在她的心里就是母亲的酒醅。另一同伴说,她的婆婆每年也做,除了玉麦,还和一些大米,也好吃得很。我们在一起聊起端阳,除了说花花绳,说荷包,说香囊,说得很多的还是吃食,就觉得那时候吃什么都香,如今是没这个感觉,也是生活条件太好的缘故。

端阳节,村里人把前一傍晚砍来的柳枝,插在门口,屋子的花瓶中插些沙枣花,那淡淡的、幽幽的、甜丝丝的香味,沁人心脾,满室馥郁。

寺院里,香烟缭绕,人来人往,那点燃的艾草,和香炉里的袅袅升腾的香烟混合。于是尽情倾洒的阳光和款款上升的烟气,成了端阳节特有的氛围。

这才是日子啊,有了故事,有了传说,才变得浪漫、丰盈、美丽、多姿、多彩……

 

治疗儿童癫痫医生
哈尔滨哪家治疗癫痫病好
北京很好治疗癫痫病的医院

优秀美文摘抄

热门栏目